為什么國內的UI設計比國外復雜?高手總結了3個深層原因

在接觸和學習 UI 設計的時候,我們都必須面對國內外 UI 設計風格差異巨大的問題。比如最近 618,相信大家沒少被國產應用的廣告“親切的”問候。

為什么國內的UI設計比國外復雜?高手總結了3個深層原因

一方面是尋找設計靈感時要做區分,另一方面則是我們學習 UI 時看的書籍,學習的理論、規范,都是由西方國家產出的,而國內設計的方向卻和它們背道而馳,用一個詞來形容現狀,那就是 —— 割裂。

所以在初學階段,理論學的越多,受到的沖擊也就越大,疑問也就越多。所以我們今天的目標,就是來幫大家解答這個疑問。

更多設計差異相關干貨:

一、設計差異的根源分析

當我們研究國內外 UI 設計的差異時,樣式上的差異只是表象,它們是由更深層次的因素所激發,所以我們首先要深究這些問題的根源。

根據過去十幾年的 UI 研究經驗,我總結的設計差異包含下面這些因素:

  1. 盈利模式的差異
  2. 人工成本的差異
  3. 用戶習慣的差異

1. 盈利模式的差異

國外產品相對國內的盈利模式相對簡單、健康,排除掉大型平臺和其它服務配套應用外(比如會員、硬件的配套),基本就是買斷、訂閱、廣告這三個途徑。

比如我們熟悉的 Figma、Canva、Notion 等,都是訂閱制服務,在產品具備足夠競爭力的條件下發展出海量的付費用戶,獲得巨大的收益和估值(團隊只有一兩百人時估值過百億刀)。既然做好產品就能盈利,那這些產品的目標自然是打造更好的產品和提供更好的服務或體驗來獲得收益。

為什么國內的UI設計比國外復雜?高手總結了3個深層原因

而國內市場我們都知道,用戶付費的意愿是非常非常低的,這就導致很多產品即使做的還不錯也看不到盈利希望,尤其是大廠產品,比如迅雷,百度網盤,網易云等等。

為什么國內的UI設計比國外復雜?高手總結了3個深層原因

靠基礎付費模式做不出讓人滿意的營收,產品團隊自然要使出渾身解數來找到盈利點,不管是增加一些奇怪的功能,還是制造各種營銷活動。而這些嘗試想要獲得持續的盈利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就得一直想,一直嘗試,一直投放。

雖然吃相往往看上去很難看,但不這么做就會“暴斃”,而這么做至少還可以“茍延殘喘”,為了生存和盈利,產品團隊做出什么離奇的操作都能做出來。

這里還要澄清一點,有很多優秀的工具產品不是國內做不出來,是做出來也很難盈利,所以有能力的團隊和開發者是不會輕易往火坑里跳的。

2. 人工成本的差異

第二點就是國內外人工成本上的巨大差異,發達國家的人工成本非常高昂,不只局限在產品開發團隊的成本,還包括底層運營、客服、銷售、業務員、快遞員等等。

而產品的衍生業務往往要借助大量的底層勞力,比如京東做外賣服務,得有充沛的、廉價的騎手作為依托才辦得起來,而這在發達西方國家是難以想象的。比如最近經常討論的為什么日本線下購物市場還很繁榮,線上發展不起來。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快遞員的成本差了好幾倍,做不出即廉價又便捷的網購體驗。

為什么國內的UI設計比國外復雜?高手總結了3個深層原因

加上西方國家對雇傭關系的保護,招人容易,裁員可就沒有那么簡單,所以多數產品團隊對擴張都持非常謹慎的態度。人數少,又不能輕易搞 996,就大大限制了產品作妖的范圍,這就直接導致他們沒有人力做一大堆次要功能的迭代以及運營活動,設計需求自然也會低很多。

3. 用戶習慣的差異

最后一點,就是用戶習慣的差異。除了前面說的付費意愿低以外,還有很多其它因素。其中在我看來影響最大的因素,就是國內用戶對互聯網的依賴是遠高于國外用戶的。

國內的移動互聯網行業爆發并不僅僅是局限在互聯網行業里,而是把觸手拓展到各行各業,用贏學的角度來講甚至它還大幅度完善了政府基建和民生服務。我們今天繳納水電費,辦理銀行卡通過線上就能完成,而很多發達國家甚至到今天還要你去營業廳手寫填表。

并且互聯網產品已經成為我們購物、娛樂的重要載體,大量的決策、交易、娛樂是在上面進行的。既然用戶習慣和粘性都成型了,離不開這些產品了,那么“適當損害”一下用戶體驗也不是不可以。尤其是大廠各類離奇的功能和運營活動可以輪番轟炸用戶,同時把用戶對這類負面操作的耐受度都拉高了。

為什么國內的UI設計比國外復雜?高手總結了3個深層原因

既然用戶都適應了,那么為什么還要“裝清高”,做個簡約的、有原則的、有尊嚴的產品?當然是加入到運營的狂歡里和其它產品一起壓榨用戶的注意力,像孔雀開屏一樣,在最雞肋的器官上比劃……

以上三點,就是造成國內外設計差異的根本因素。最早國內產品的設計是和國外看齊的,但隨著市場的反饋和驗證,我們最終走出了自己的道路。這是商業的選擇,而不是簡單歸因給審美、民族、文化、消費力的限制。

不管創業者抱著什么樣的想法,進入這個牌桌以后,最終都會被市場調教成相同的模樣。

作為 UI 設計師來說,也不要認為這是錯誤的發展方向,因為這種模式大大增加了 UI 設計的需求量,間接提供了更多的飯碗。如果產品都按歐美的模式發展和設計,那對于國內 UI 設計行業來說真正的天塌了,設計崗位會銳減 8 成以上,而這是 AI 設計根本實現不了的破壞力。

二、國內外 UI 的具體差異

有了內因,下面再對國內外 UI 設計的具體差異做對應的拆解,幫助大家更好理解國內市場的設計特征。

1. 中英文字形排版差異

第一個差異,就是中英文的字體形態差異。中文文字是方塊化等寬的,而英文字母則是大小長短不一,詞組長度更長,節奏感更強。所以英文設計中,往往會將字體作為一部分融入到排版中,豐富視覺觀感。

為什么國內的UI設計比國外復雜?高手總結了3個深層原因

為什么國內的UI設計比國外復雜?高手總結了3個深層原因

而中文設計中文字的節奏感較弱,文本的主要作用基本就是傳遞信息,所以只用中文排版很難出現英文的相同效果,就會促使設計師添加更多的內容,來豐富界面的效果。

為什么國內的UI設計比國外復雜?高手總結了3個深層原因

2. 運營需求的平面視覺

第二個差異,就是運營設計上的差異。歐美產品中運營活動不是沒有,但是數量少,而且往往在設計上也做的很隨意,說好聽點叫簡約,說難聽點就是敷衍。

為什么國內的UI設計比國外復雜?高手總結了3個深層原因

而國內運營活動數量多,且投入精力更大,運營的設計是沒有限制的,可以用上廣告平面的所有視覺手段,不管是插畫還是 3D、AI、擬物、攝影。大團隊往往會配置平面設計師完成這部分工作,小公司就要 UI 設計師自己負責,所以沒有固定的設計要求,水平之間差距也巨大。

為什么國內的UI設計比國外復雜?高手總結了3個深層原因

運營設計的差異,源自國內廣告設計方向的特色,從早年追求隱喻、創意的合成設計,到現在追求視覺沖擊力的大標題、大色塊設計。

而國內運營設計在今天絕不只出現在一般廣告位中,會見縫插針到所有元素中,比如頁面頂部、二樓、膠囊、圖標區、瓷片區、底部導航等等。

為什么國內的UI設計比國外復雜?高手總結了3個深層原因

3. 字段和信息數量差異

國內有大量產品的功能和服務都更完善,這也就催生了更多的信息量和交互需求,單一頁面、組件的信息量、交互、狀態就遠遠比國外產品多。

為什么國內的UI設計比國外復雜?高手總結了3個深層原因

這就導致我們在設計時要考慮這些復雜的情況,需要設計師做具體的業務分析整理字段,還需要做大量的稿件做測試和評審。

不像國外很多簡單的產品內容就那么點,可以花大量精力去搞用研或者測試,在這種情況下光是完成產品需求就很困難,更遑論圍繞那么海量的內容做用研也是很麻煩的。

所以國內團隊雖然會強調體驗,但實際設計過程中必然業務優先,體驗更多是圍繞業務的優化和改進。所以作品集表現上業務的權重是非常高的,絕對不是學習國外的項目包裝邏輯堆砌體驗和用研內容。

4. 品牌視覺特征的差異

在國內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建立品牌化的視覺感知就是每個產品都要認真對待的事情。但本身產品內容、信息量就已經很大了,要實現品牌化的視覺輸出就沒辦法走傳統品牌的“意識流”路線,使用簡單的配色和大量的留白。

為什么國內的UI設計比國外復雜?高手總結了3個深層原因

同時,UI 的組件樣式又高度統一,使用常規樣式完成的設計是很難塑造品牌化視覺的。所以最終的解決方案,就是給組件增加更多樣式細節,通過局部的創意來塑造視覺上的差異,同時再和其它應用做出區分。

為什么國內的UI設計比國外復雜?高手總結了3個深層原因

于是,主流產品就陷入這種樣式上的競賽,非常高頻的更新組件和視覺的設計,希望做出和別人不同的設計同時又有自己的特點。

這種現狀不能說是消極的,因為它確實推動了整個 UI 行業視覺的發展,但對 UI 設計師的視覺素養要求也就更高。所以今天國內的中高級 UI 設計師,轉入國外 UI 市場以后都能實現降維打擊,就是因為市場的要求對自身的磨練遠比外部市場高。

基于以上的差異,可以說在國內做 UI 和和在國外做 UI 是兩種難度,要學習和訓練的方式也完全不同。作為 UI 設計師要懂得理解背后的成因,并不會無腦迷信國外的設計要求和標準,才可以幫助我們更好融入真實的工作。

結尾

結尾再說點有趣的問題,從我們之前學員到國外工作的反饋來看,雖然國內設計容易被嫌棄,但是從設計質量和輸出上已經遠超歐美的平均水平。

而他們的設計師多數還在劃水搞一些無關痛癢的體驗和用研時,我們在解決更復雜的商業問題,如果有機會,建議你們也可以去卷國外的 UI,會有你們想象不到的優勢。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超人的電話亭」

為什么國內的UI設計比國外復雜?高手總結了3個深層原因

收藏 116
點贊 113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