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 明明計劃好要專注寫代碼或改設計稿,但不知不覺間,鼠標就點開了新聞網站,或是刷起了社交媒體。回過神來,一個小時已經過去,隨之而來的是一陣懊惱和罪惡感。工作與休息的邊界變得愈發模糊,「摸魚」這個行為本身,成了一種心照不宣的放松方式,但如何科學「摸魚」,既能有效休息又不至于過度放縱,今天這款由Anyway.FM主編設計大佬JJ Ying用AI開發的小工具就能幫上大忙。 「摸摸魚計時器」的設計可謂是「小而美」。首先在視覺上,它采用了柔和的藍紫色,搭配可愛的海馬圖標,營造出一種輕松、無壓力的氛圍,完全沒有傳統效率工具那種嚴肅、冰冷的感覺。信息布局上,它以卡片式設計清晰地劃分了「主力工作應用」和「其他應用」,并用藍色和橙色圓點進行視覺區分,一目了然。最核心的信息——「今日摸魚率」——被放置在最頂部,用大號字體突出,直觀地告訴用戶當天的「戰果」。整個界面信息層級分明,文案「摸魚率」更是用了網絡流行語,顯得親切又接地氣。 這個設計的妙處在于,它成功地將一個可能引發負罪感的行為(摸魚),轉化成了一個可量化、可管理的中性數據。對用戶來說,它極大地減輕了心理負擔。看到“60%”的摸魚率,用戶的反應可能不是“我又浪費了時間”,而是“原來我今天有60%的時間在放松,那我剩下的40%可要更專注了”。這種基于數據的自我認知,遠比模糊的愧疚感更能驅動積極的行為改變。